南川融媒訊(記者 盛余多)企業發展,質量先行。近年來,區市場監管局瞄準企業需求打出組合拳,通過開展“質量問診”、搭建服務平臺、組建質量提升青年突擊隊等,不斷提升質量保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質,推動全區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方略精控落戶南川工業園區十多年,發展勢頭迅猛,先后獲得“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隨著產業結構升級,方略精控將目標瞄準了高端市場,希望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用高端產品進軍高端市場,但是在產品質量穩定性上始終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區市場監管局在開展“質量問診”過程中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幫助企業聯系了市級專家組,采取現場調研、問題診斷、服務指導等方式,多次深入企業生產車間、檢驗室,詳細了解產品生產工序、過程質量控制、生產檢驗檢測等情況,最終為企業開出了質量“診斷處方”。
“以加工環節為例,過去我們會將鋼材在某個溫度下維持5個小時進行軟化,后來專家根據測算,建議我們將溫度降低一些、時間再精確一點,這樣處理后的鋼材性能更優,對于生產高端產品更有利。”方略精控技術質量部主任張健康說,經過專家技術指導后,不僅每月產能從以前的4000噸突破到了5000噸,高端產品的占比也顯著提高。
此外,方略精控還根據專家建議優化了退火工藝、表處理工藝等,大幅度減少工業污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藝質量,產品銷量提高了約5%,并在體系認證、專利發明等方面實現多項突破。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公布了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方略精控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方略精控的故事并非個例。區市場監管局扎實落實《精準幫扶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二十條措施》,多措并舉幫助企業“一對一”分析查找問題、“一對一”提出改進建議、“一對一”幫扶跟蹤指導,實現了“一企一策”精準幫扶企業解決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提高了企業產品品質和服務供給質量。
在重慶味軒州食品有限公司,近6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卻鮮少見到工人忙碌的身影,生產線上的機器正在滿負荷運轉。去年,區市場監管局全力推進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為企業提供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并聯合多個部門支持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提升,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味軒州就是其中之一。通過更換智能化設備,企業實現了自動化生產、信息化管理,將原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僅需10多個工人就能滿足車間生產需求,產品合格率也從96%提高到了99%。
“去年,全區3家企業獲評重慶市智能工廠,全區工業產品不良率逐步降低,提質增效作用進一步凸顯。成立質量提升青年突擊隊,幫助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持續針對企業所思所憂所盼,當好服務企業的“勤務兵”和“店小二”,聚焦企業的難點、堵點問題,發揮技術優勢,助企紓困、賦能增效,積極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