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川區人民醫院志愿者指導市民使用“掌上南醫”進行掛號。
今年30歲的朱莉前不久到南川區婦幼保健院建檔并進行第一次產檢,醫生羅紅在區域婦幼系統中就看到她此前在東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B超結果,“時間隔得不久,這次產檢你就不用做B超了,只需查血尿常規、血糖、血型等其他的產前檢查項目即可。”羅紅說。
同時,該系統還將服務信息和結果推送至朱莉居住轄區的基層醫療機構,由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進行日常健康管理服務。
果然,就診第二天,朱莉就接到了西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溫馨提醒她要注意營養均衡,“下次產檢時間到了我會提醒您的,您分娩出院后7天內,我們還會安排醫務人員上門為您免費服務,進行入戶產后訪視和新生兒訪視。”
原來,南川聚焦婦幼系統分散、信息混亂、門診與保健系統不互通、產檢機構信息不共享等問題,由南川區衛生健康委創新開發區域婦幼系統,功能應用覆蓋全區孕產婦和0至6歲兒童健康管理,有效整合分散的婦幼健康數據資源,建立統一的公共衛生和婦幼健康信息標準與規范,實現全區助產、管理、基層醫療機構互聯互通,建成“甲地建卡、乙地保健、丙地分娩、丁地成長”的全流程保健模式和衛生健康委、婦幼保健院、產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婦幼相關機構全程全周期無縫銜接的協同管理模式。
不僅是區域婦幼系統。南川區衛生健康委主任沈國亮介紹,南川累計投入3000余萬元打造區域數字健康平臺。經過6年建設,平臺現已集成區域婦幼、學校晨午檢、愛國衛生等28項功能應用,涵蓋全區所有公立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及個體診所數據,集成54萬余份居民個人電子健康檔案,在冊用戶6000余人,基本實現全區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一張網”,實現醫療衛生數據縱向互動,橫向共享,為南川居民打造以人為本的覆蓋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服務體系。
南川區域數字健康平臺還實現了遠程診療“一鍵通”,即基層群眾在鄉鎮衛生院看病,影像將通過互聯網發送到南川區人民醫院,由上級醫生進行遠程查看、診斷,并提出治療建議,讓群眾可以在家門口看好病,也提升了醫療資源利用效率。南川區遠程診療還延伸至貴州息烽縣,累計服務當地患者2.9萬人次。
下一步,南川區還將深化信息化應用,將村衛生室、診所全覆蓋納入數字化平臺管理,持續完善“區、鄉、村”三級服務體系,形成左右協同、上下聯動的協作機制;結合數字健康協同治理場景建設,持續整合就醫診療數據,推廣“健康南川”微信公眾號,形成面向家醫簽約、婦幼保健、報告查詢等方面的“便民清單”;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衛生健康一體化建設,通過信息化方式與四川廣元、都江堰、樂山搭建了衛生適宜技術協作平臺。
王靜 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