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花式“組合拳”打出街區發展“加速度”
——西城街道2023年亮點工作回眸

新城區發展欣欣向榮

開展反詐宣傳守護群眾錢袋子

渝西江津-南川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正酣

西環高速馬家堡隧道

永合社區蔬菜產業
2023年,西城街道作為全區唯一試點單位列入市委網信辦“雙網格化”管網用網示范點建設,榮獲重慶市平安建設先進集體(2019-2022年度),重慶市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市級工人先鋒號等。轄區龍濟橋社區作為唯一社區列入團市委城市基層組織改革試點,西大街社區獲全國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區……
2023年,西城街道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兩個確立”“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突出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奮力提質發展活力、城市品質、鄉村振興,書寫“活力街區、美麗西城”新篇章。
牢牢把穩黨建統領全局“方向盤”
高效運轉“141”基層智治體系。一是聚焦扁平指揮,推進體系重構。指揮中心設置綜合協調指揮崗、事項流轉崗、考核督辦崗、系統運維管理崗4個崗位,所有科室站所納入“四板塊”,因事設置30個業務崗位,板塊工作實行日調度、周研判、月復盤,推動運轉規范管理精細。二是聚焦高效協同,推進業務重塑。按照“V模型”梳理核心業務17條、業務模塊62項,歸集人房地事物和企業等數據15萬余條,流轉事件3682件,謀劃物業大修基金一件事。三是聚焦資源下沉,推進力量重組。黨政主要領導統攬街道所有網格,班子其他成員直接包聯網格,57名機關干部擔任網格指導員,通過推動社區干部下沉等方式配齊配強138個網格“一長三員”,凝聚小網格大治理的多元力量。
鞏固和拓展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今年以來,組織中心組理論學習19次,開展黨的理論學習宣講38場,切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信念、奮勇向前的強大力量。通過書面征、座談聊、集體議等形式,梳理形成班子問題清單6項,制定整改舉措18條,并對問題清單實行動態管理。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最突出最迫切的問題,完成調研報告12篇,形成制度舉措10條,堅持用群眾的滿意度來檢驗工作成效。
全面細化完善從嚴治黨責任體系。著眼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員干部工作紀律,深化“五式干部”專項治理,開展督查4次,發現問題6個并整改完成,政治生態持續向好。以身邊人身邊事開展“以案四說”,切實推進以案促改促治,通報典型案例11次,開展黨員干部談心談話137人次。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提醒談話7人次,批評教育2人次。將“最差行政效能鄉鎮(街道)大家評”和“‘八張報表’爭先創優賽馬比拼晾曬結果”作為重要抓手,進一步壓實責任,提升行政效能。
全面穩住經濟生態發展“增長極”
攻堅保障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渝湘高鐵、重慶工業職業學院、對外經貿學院南川校區、西環高速、800千伏特高壓、110千伏國電工程等區級以上重點項目,累計協調解決用地、保險、環保、炮損等矛盾糾紛事件500余件,穩妥推進濱江休閑景觀工程、龔家塘片區、興南公司儲備地、西環高速等9個項目掃尾攻堅27戶,服務保障重點項目總體有力。
服務助力市場發展。聯動舉辦“相約金佛山·惠享福南川”綠色消費季、不夜南川生活節等商旅活動,推進西城商會提質建設,認真組織開展第五次經濟普查,常態化制度化深化企業服務,新發展個體工商戶2448戶,增長22.32%;新發展內資企業544戶,增長15.38%。完成稅收2.4億元,經濟發展和市場活力穩中有進。
提質增效鄉村振興。種植晚熟李3000余畝,實現會峰村老鹽菜產業分紅90元/戶,新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培育種養殖大戶5戶。永隆社區、沿塘社區、永合社區、會峰村、金臺村居民飲水全部統入自來水管網,開展首屆永合盛夏品采季活動全面展示鄉村新貌。順利迎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第三方評估,統籌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三項戰役,開展巡林巡河累計408次,從嚴從實落實河長制、林長制。完成耕地恢復補充366.57畝,完成基本農田補劃271畝,完成衛片圖斑整治93.67畝,完成非糧化圖斑整治906畝,核查撂荒地圖斑100個693.69畝、耕地未耕圖斑932個3086畝。
織牢織密公共服務“民生網”
用心用情干好民生實事。有序推進3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垃圾分類工作提質提效,創文創衛常態化推進,社保、民政、退役軍人服務等民生事務有聲有色。全面落實計生獎扶、兩癌篩查、家庭醫生簽約等健康衛生幫扶,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1.06萬人。2023年城鄉居民養老、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均完成100%。發放生活保障金619萬元,臨時救助金544萬元,低保兜底解難濟困613戶875人。
積極穩妥推進創業就業。城鎮新增就業2385人,申報創業擔保貸款64戶1681萬元,帶動就業192人。向重點群體宣傳幫扶政策及招聘崗位信息,提供崗位450余個,提供就業服務2000余人次,新增返鄉創業實體176戶,實現投資9565萬元,帶動就業528人,街道開發公益性崗位95個,實現有就業意愿的人員全部就業。
全面推進文化事業發展。打造西城文藝演出隊3支,組織文藝志愿者近100人,開展“文明直通車”進社區等志愿服務活動40余場次,開展文明城區創建、移風易俗等宣傳活動20余次。加強文化巡查及文化市場巡查,聯合區文化執法支隊對轄區重點文物進行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6次,確保文物安全。
筑牢平安法治建設“壓艙石”
平安建設穩定向好。聚焦平安報表、問題清單,打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信訪突出問題、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攻堅戰,梳理街道級平安穩定全量問題庫問題625件,篩選納入區級平安穩定全量問題庫問題10件,排查矛盾糾紛2285件,推進化解2251件,化解率達98.5%。辦理“互聯網+督查”1601件,初次信訪件78件,全方位加強228名重點人員服務管理。認真開展生態文明、安全生產等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穩妥推進恒大濱河左岸小區交房、金科良筑小區飲水涉穩等群體性矛盾糾紛化解,高效應急處置突發暴雨帶來的地質洪澇等險情,轄區總體平安穩定。
安全生產緊抓不放。全面落實26家?;?、煙花爆竹、非煤礦山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分行業、部門制定安全生產重點執法檢查計劃9項,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安全大檢查、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等“三化六體系”和建設施工專項行動,組織企業自查整改安全隱患486條,出動檢查人員225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單位296家,排查整治安全隱患168條。添置滅火器362具,水槍水帶120余套,持續提升應急保障救援能力。
(本版稿件由記者雷子欣采寫,圖片由西城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