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住房城鄉建委2023年亮點工作回眸:“住”有宜居展新顏 “建”有品質賦新篇
發布時間:2024-01-27 11:44:46 來源:南川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未命名圖片1

水清岸綠的城市新區美如畫卷。瞿明斌 攝

未命名圖片2

城區“顏值”不斷刷新。  

未命名圖片3

東街夜景絢麗多彩。 

未命名圖片4

小區環境日益改善。

  老舊小區美麗蝶變,商品住宅品質升級;城鄉建設提質增效,統籌發展路徑穩健;產業轉型發展提檔,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回望2023年,區住房城鄉建委圍繞建設“現代化郊區新城”目標,持續推動城市面貌越扮越靚,城市環境更加宜居,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答卷。

增顏值塑氣質

構建城市建設“新樣本”

  去年,區住房城鄉建委以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為引領,統籌推進城市更新提升行動,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9個,完成投資143億元。

  城市功能日益完備。持續打通廣壩路、河濱東路、河濱西路等老舊城區道路節點,積極推動景城大道、繞城貨運通道等主干道建設,累計新增道路長度6.5公里;更新改造黃淦河和鳳嘴江污水管網,完成投資約7000萬元,累計改造城區雨污管網25公里。

  城市品質日益提升。實施棚戶區改造15.4萬平方米、1054戶;改造老舊小區26個,惠及2700余戶居民,改造成效多次被重慶電視臺及各大媒體相繼報道。

  城市環境日益舒適。緊盯城市內澇積水“痛點”,完成體育館龍濟路段內澇點等3個內澇點整治,有效化解城市積水內澇風險;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建設全過程,完成海綿城市建設1.21平方公里,切實提升城市防災減災能力;全力保障城市水安全和水生態環境,清淤城市雨污水井約800座、疏浚管網3.7公里,全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70%。

  加大保障住房供給。多措并舉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累計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4563套,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28%;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新籌集人才公寓200套,累計籌集人才公寓1028套,分配入住480套,覆蓋全區“一園四組團”。

  做好公租房管理。深入開展公租房管理服務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行動,清退不符合保障條件的家庭24戶;開展新一輪公租房輪候家庭搖號配租,配租房源13套;發放租賃補貼和優撫對象租金補助約31.6萬元,惠及家庭196戶。

順民意惠民生

共筑人居和諧“新家園”

  城鄉建設是發展基石,關乎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進步。過去的一年,區住房城鄉建委以鄉村振興為抓手,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改善鄉村面貌。

  持續改造農村危房。動態監測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結合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改造農房148戶,讓該類群體從“憂居”變“有居”。

  村容村貌持續提升。依托22個品質提升項目,完成2022年頭渡鎮美麗宜居示范鄉鎮建設;聯點成片打造萬卷書臺、風吹嶺、龍巖城等區域,建成觀音村“龍巖山居”巴蜀美麗庭院示范片,打造農文旅融合的美麗鄉村旅游特色風貌帶。

  傳統村落有效保護。向上爭資1000萬元,推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和傳承,指導德隆鎮銀杏村楊家溝村落納入重慶市第四批傳統村落名錄和2023年市級傳統村落保護發展項目。

  村鎮功能明顯增強。推進實施美麗庭院和公共照明項目,打造美麗庭院250戶,安裝公共照明燈520盞,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住房是一個家庭的溫馨港灣,小區是千百家庭的共同家園。過去的一年,區住房城鄉建委持續著力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

  物業服務質效穩步提升。持續提升全區75家在管物業服務企業、137個物業服務項目的小區物業管理水平。

  大力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紅色物業”,成立物業行業黨委,打造紅色物業企業17個,積極探索和創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推動物業服務管理深入融入基層治理。

  常態化開展“三看三比”活動,通過履職盡責、工作作風、辦事效率“三個維度”,比拼物業管理水平、服務質量和業主滿意度,全區物業矛盾糾紛同比下降15%。

  工程質量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通過壓實建設單位首要責任、施工單位主體責任、監理單位監理責任,全過程質量管控,全面推行工程施工質量評價、業主開放日、廉潔文化“進工地”等制度,工程質量常見問題治理取得顯著進步,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工程質量竣工驗收合格率保持100%。

  守住領域安全底線。建筑施工安全抓牢抓實。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全年累計監督房屋建筑工程93項、建筑面積478.7萬平方米,用全力防控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安全生產事故。

  房屋住用安全持續鞏固。扎實開展城鎮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累計排查自建房約13.6萬棟,其中經營性自建房約5100棟,發現隱患房屋57棟,已全部整改銷號。

  建筑消防安全不斷強化。加強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開展建設工程未經消防驗收許可投入使用遺留問題大起底工作,從源頭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隱患。

穩增長防風險

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

  企業是投資興業的主體,區住房城鄉建委主動靠前紓困解難,促進住建行業企穩回升、平穩健康發展。

  去年,我區實施房地產開發項目26個、308.5萬平方米,全年完成投資56.4億元;銷售商品房89.7萬平方米,二手房交易量成交47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平穩向好。

  “三保”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恒大濱河左岸、雍錦瀾庭、東街花園和東城花園4個“保交樓”項目全部交房,在每月的市級保交樓穩民生工作情況通報中,我區交付進度一直穩居全市前列。

  建筑業提質增效。全年完成建筑業總產值57億元,同比增長8.6%。成功培育入庫規上企業1家,全區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達163家。

  以提效率、優服務為方向,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建設工程“放管服”審批制度改革,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推進“一站式”辦理,解除行政審批對項目實施的制約,減少事項50%,壓減時限42%。推行“代辦幫辦”全流程服務,指派專員靠前服務,幫助項目準備各階段申報材料,提供政策咨詢指導,提升企業獲得感。

  始終堅持走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道路,激發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聚力推進數字住建。以數字理念賦能核心業務,加快形成“一圖兩清單”,牽頭推進“排水一件事”“物業管理一件事”;推廣應用“智慧小區”“智慧工地”等信息系統,全領域信息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建成市級智慧小區2個,“智慧工地”38個,智慧系統覆蓋率達100%。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以節能減排、資源循環提升為目標,新建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比例達82%,民用建筑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70%,行業發展“含綠量”更足。

  持續培育裝配式產業。在第三屆川渝住博會上,我區推選出宏日園業、隆富遠大等5家新型建材公司集體亮相,提升我區“重慶市建筑現代化產業基地”知名度。目前,我區已經培育裝配式生產線30條,裝配式混凝土預制構件、輕質隔墻板年產能達11萬平方米,裝配式鋼結構構件年產能達40萬噸。

  奮進新時代,筑夢新征程。2024年,區住房城鄉建委將嚴格按照全區“1343”總體思路,持續鞏固經濟回穩向好態勢,緊扣發展需求抓實項目謀劃,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全力建設宜居宜業美麗村鎮,守住城鄉建設領域平安穩定底線,交出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南川答卷”。

(本版稿件由記者黎明采寫,圖片由區住房城鄉建委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