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時代新作為 建功立業新征程
發布時間:2024-01-23 09:12:07 來源:南川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彰顯時代新作為 建功立業新征程

——區政協2023年工作綜述(中)

  □ 記者 黎明

  “委員工作室”“名譽村主任”“委員攜手助力高質量發展五大行動”……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過去的一年,區政協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持續深化“委員攜手”五大助推行動、“唱響雙城記·建功新南川”委員履職實踐,引導委員立足崗位、發揮優勢,投身經濟建設、產業升級、鄉村振興等改革發展主戰場,為建設現代化郊區新城建新功、立新業。

  凝心聚力拼經濟穩增長

  走進工業園區南平組團,只見寬敞的廠區內,紅白相間的現代廠房雄偉壯觀,車間運轉有序。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標力、華瑞、源闊、宏生等多家緊固件企業落戶園區……

  這里的“委員工作室”搭建起企業與多方溝通的平臺,特別是銀企對接精度和服務企業力度得到了較大提高。

  “委員工作室”的委員包括園區企業家、相關職能部門和金融、電力等行業人員,他們著力在政策宣講、園區要素保障、企業手續辦理、銀企對接服務、產銷平臺搭建、招商引資促進等方面發揮作用,助力打造綠色建筑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兩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去年以來,區政協把助推全區“經濟企穩回升”作為履職的重點,以經濟形勢與產業布局分析等為題開展委員全員培訓,廣泛發動各界委員引領帶動社會方方面面力量,攜手一起拼、一起干,全力拼經濟、搞建設、促發展。

  “委員工作室”緊盯企業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先后舉辦了“走進園區送政策”“走進企業送服務”“走進項目送幫扶”等專題活動,以及園區綠色建材產業集群打造、建材企業產銷對接、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園區企業融資銀企對接等多場協商活動,幫助多家建材產銷企業達成合作伙伴關系,解決了多家企業的系列技術難題。

  密切關注項目建設,組織政協委員開展重點視察、專題議政,提出監督性建議15條。

  在全區重點項目“賽馬比拼”中,區政協認真落實區四大班子“一盤棋”工作機制,建立項目建設全過程、全周期服務機制,努力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問題,推進牽頭負責的18個重點項目建設。

  設身處地惠企紓困,精準舉辦政策對接、銀企對接、產銷對接、用電保障等微協商活動30余場次,委員牽線重慶三峽銀行等多家銀行機構向工業園區企業授信,促成區屬國有平臺企業、房地產企業與園區建材企業建立產銷合作關系,特別是委員提出的“緊固件冷鐓工搓絲工拉絲工職業技能評定標準”的建議得到了國家人社部、市人社局采用。

  充分發揮政協委員聯系廣泛、朋友眾多、信息靈通的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向廣大委員發出“委員攜手”助力招商引資的倡議,鼓勵政協委員爭當招商引資的排頭兵,帶頭圍繞我區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牽線搭橋、筑臺鋪路,收到有價值的信息20余條,幫助引進了一批優勢企業項目。提出的招商引資工作建議均被有關部門采納,為我區高質量招商引資貢獻了智慧力量。

  獻計出力調結構強產業

  產業是我區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根本支撐。區政協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功能作用,帶領廣大委員在助推產業發展上競相賦能、獻計出力。

  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專題調研、協商、提案、社情民意等各種形式,組織委員就新能源汽車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綠色建材產業、再生鋁產業、頁巖氣煤層氣產業等方面提出90多條具體建議,為我區大抓工業、首抓制造業貢獻力量。

  眾多委員奮戰在制造業第一線,帶頭發展緊固件、現代建筑、先進材料、生物技術等產業,引領創建高新技術企業、市級科技型企業,常壓頁巖氣開采、攪拌摩擦焊接工藝汽車輪轂制造等先進技術走在全國前列,為我區制造業迭代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

  圍繞文旅康養高質量發展,針對文旅康養地產開發、基礎設施配套、產品項目建設、服務供給保障等問題,分別形成了《完善康養地產配套政策》《優化山王坪景區新路線規劃》《推動樂村片區森林康養高質量發展》等7篇調研資政報告。

  聯合川渝八市區政協舉辦“攜手助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協商活動,促成簽署景區戰略合作協議,不斷提升我區文旅康養市場影響力。去年,委員累計投資文旅康養產業超過1億元,傾心打造高品質的康養旅居產品,有力推動了“重慶康養看南川”新態勢加快形成。

  區政協圍繞“供銷體系服務‘三農’工作”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實地走訪木涼供銷社泡椒加工基地、錦楨隸水果專業合作社種植現場、大觀基層社為農服務中心、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等,就我區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開展視察,緊扣突破有關瓶頸制約提出了5個方面16條對策建議。

  持續深入開展“委員攜手”鄉村振興專項行動,引導委員積極助力特色產業發展,積極爭取市政協將我區古茶樹保護和大樹茶開發納入市級重點助推項目,著力把我區現代農業名片擦得更亮、叫得更響。

  身先士卒富鄉村促振興

  過去的一年,委員們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他們履職盡責,建功作為,可圈可點。

  偏遠的合溪鎮草壩村,撂荒地種植上了高山蔬菜,方竹筍林初步產業化,促成農產品與互聯網銷售平臺簽訂了長期種銷協議;生產基地運用優質高效鎖鮮技術,實現金佛山糯玉米從人工采摘、剝殼加工僅6小時即可完成的生產流程,與涉及金佛山糯玉米產、供、銷的合作單位簽訂戰略銷售框架協議,確保金佛山糯玉米的全年供應。

  ……

  區政協接續選派了15名委員到村擔任“名譽村主任”,把委員工作室建在鄉村振興主戰場,把政協協商延伸到基層群眾中去,在一線深調研、建諍言、出實招,助力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掛職的“名譽村主任”在大有鎮水源村發展高山蔬菜,在木涼鎮漢場壩村發展稻鰍種養業,在騎龍鎮齊心村發展果酒產業,在三泉鎮白廟村發展林下經濟和露營基地,還有種植高山茶葉、搞“訂制水稻”的……區政協委員助力鄉村振興的身影活躍在我區廣袤的鄉村大地。

  在委員“名譽村主任”的示范帶動下,全區廣大委員積極響應,以點帶面、廣泛聯動,通過直接投資、合作經營、技術幫扶、招商引資等形式,投身鄉村振興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主戰場。

  真情幫扶促振興,圍繞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班子成員加強對聯系鄉鎮、重點村和脫貧村的調研指導,機關干部扎實做好幫扶工作,傾力幫助協調項目資金,努力爭取各方資源助力產業發展,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化黨建統領基層治理、提升群眾滿意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效,有力推動鄉村振興跑出了加速度。

  《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提升農村地區用水保障能力》《以直播電商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等多件委員提案被列為區領導領銜督辦提案,推動一篇篇“委員作業”落地有聲,寫出了和美鄉村新風貌。

  去年,委員們促進群眾增收超1200萬元,為當地村集體帶來90多萬元的分紅利益,推動鄉村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較大改變,交出了社會各界、基層鄉鎮和老百姓拍手點贊的“委員答卷”。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