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資政謀發展 履職盡責顯擔當
發布時間:2024-01-22 09:07:56 來源:南川融媒體中心
新聞摘要:

建言資政謀發展 履職盡責顯擔當

——區政協2023年工作綜述(上)

  □ 記者 黎明

  《優化山王坪景區新路線規劃》《關于我區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關于我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一次次高質量的調研,一份份有分量的報告,凝聚著區政協人的心血,履職路上,足音鏗鏘;

  編制全區露營地總體規劃、規范設置小區臨時攤位、加快企業數字化改造等30多條協商建言成果被采納,直接轉化為助推發展、惠及民生的實招高招;

  “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提升農村地區用水保障能力”“以直播電商賦能鄉村產業振興”……一份份有質量、有溫度的提案,展現區政協聚焦高質量發展、關切民生增福祉的責任與擔當。

  2023年,區政協緊扣“新時代新征程新南川”主題主線,錨定建設現代化郊區新城總定位,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雙向發力,積極履職盡責,取得了新成就、實現了新發展。

  圍繞中心大局 建諍言獻良策

  去年,我區新增露營地、營位同比增長106%、30%,“露營熱”火出圈。

  全區露營地建設得怎樣?露營經濟如何規范發展?

  區政協著眼露營經濟規劃發展,開展了一場迎“高溫”、獻“涼”策的雙月協商座談會。

  委員們深入三泉鎮、山王坪鎮等8個鄉鎮、20余個露營基地進行了近1個月的調研后提出,要堅持全面系統謀劃、一體化推進的思路,進一步優化服務管理,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牢牢守住安全邊界、生態邊界,牢固樹立“重慶康養看南川”“露營度假去南川”品牌形象。

  讓露營經濟“火”而不“焦”,是去年區政協深入開展重點協商的一個縮影。

  去年,區政協就露營經濟、城市管理、數字產業化、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供銷體系服務“三農”、殘疾人事業等15項重點議題,在專委會深入調研、找準問題、提出對策的前提下,積極邀請黨政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與界別委員、行業專家、基層代表開展“面對面”“互動式”“議政性”協商,推動黨政決策與協商建言無縫銜接。

  在去年區兩會期間,組織委員對“一府兩院”工作報告和計劃、預算報告等進行民主協商,提出意見建議108條,10位政協委員圍繞我區民營經濟發展、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教育事業等作大會發言,得到區領導高度肯定和現場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充分論證采納、及時辦理回復。

  在全體會議廣泛協商、常委會議專題協商、主席會議視察協商、精選議題雙月協商、專委會議對口協商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在工業園區南平組團、東城街道灌壩社區、大觀鎮金龍村等地建立“小微協商”平臺,共設立界別委員工作室6個、“渝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8個,全新構建起上下聯通、多元互動的協商議政平臺矩陣。

  唯實調研資政 助推經濟發展

  “我區食品工業具備原料品質好、品牌基礎好、發展勢頭好等特點,但整體仍以粗放加工型為主,優質食品工業體量不大、產值不高、競爭力不強。”在對69家食品工業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后,區政協建議,堅持政府主導,編制好食品工業發展規劃,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我區食品工業產業。

  過去的一年,區政協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唯實求真,做深做實調研視察,讓參政議政更加精準、更有質量。

  區政協領導班子成員選擇事關全區發展的鄉村振興、食品工業、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點課題,帶頭大興調查研究,深入走訪鄉鎮街道、村(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基層組織,組織召開座談會26場次,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16份,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扎實抓好專題調研。區政協整合力量,專門成立調研、視察組,對高新區創建、小二型水庫管理、家庭農場發展、義務教育“雙減”等11項課題,綜合運用個別訪談、問卷調查、學習考察等多種方法進行案例“解剖式”調研。形成《關于我區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關于我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等多篇調研成果,得到區委、區政府領導批示。

  全力配合全國政協、市政協來我區開展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人口發展、農村土地流轉矛盾糾紛化解等課題調研,立足破解南川難題提出對策建議,有關調研成果在市政協相關會議上作交流發言,引起了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聚力匯智獻策 強化履職擔當

  去年,區政協主席視察區人民法院“訴源治理”“天平護未”等工作。組織政協委員走進區人民法院參加旁聽庭審活動,推薦20余名優秀政協委員擔任黨風政風警風監督員、聽證議政代表,全年參加相關民主監督80余人次,聚力匯智獻策,著力促進和維護公平正義,充分彰顯了政協監督的獨特作用。

  區政協將民主監督與提案辦理、調研視察、協商評議等有機結合起來,創新方法、多跨聯動,持續精準發力,不斷提高監督實效。

  強化提案辦理監督。在深化落細提案“六項制度”的同時,進一步建立平時提案工作機制,綜合采取“面對面”“雙向評”“多方督”“重點辦”“回頭看”以及提案摘報、講好提案故事等一系列措施辦法,推動提案辦理水平和效果不斷提升。

  區政協十五屆二次會議以來,共征集提案250件、立案244件,經各承辦單位認真辦理,提案全部辦理完畢,委員滿意率達到98.7%。

  有針對性實施專項監督。緊跟區委重要決策部署,扎實開展生態環保、文明城區創建等監督性調研視察,專題聽取了區發展改革委、區民政局、區市場監管局等6個部門工作情況匯報,對區人力社保局工作實施了民主評議,認真了解掌握工作動態,針對不足提出建議,在監督中服務,在服務中助推,助力相關工作不斷落細見效。

  廣泛凝聚共識 匯聚發展力量

  2023年,區政協著力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的中心環節,多舉措、寬領域做好凝心聚力這篇大文章。

  著力筑牢“共同體”。大力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履行職能、發揮作用。全年安排議政發言90余人次、征集提案136件、反映社情民意48篇,常態化走訪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特別邀請在外南川籍優秀代表人士、投資南川優秀企業家代表以及青少年代表列席政協全會、參加相關活動,協助區委、區政府做好統一思想、增進團結的工作,廣泛凝聚起助推發展的磅礴力量。

  致力增強“向心力”。利用“主席接待委員日”“界別委員活動日”“委員談心談話”等平臺,舉辦“委員大講堂”“委員籃球賽”“委員書畫展”“委員知情明政”等活動,廣泛宣傳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引導廣大委員和各界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充足的拼勁干勁投身新南川建設。

  積極擴大“合作面”。牽頭舉辦川渝七市區政協書畫攝影作品聯展,參加“黔川渝毗鄰區縣政協聯動協作會”“成渝八區市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協作會”“墨舞川渝——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十二市區政協書畫展,攜手開展渝南黔北邊區紅色文化研究,接待市內外兄弟政協來南川考察40余批次,講好南川“新故事”,唱響政協“協奏曲”,努力為我區加快發展匯聚更多同行者、拓展更廣朋友圈。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