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供水能力建設 全力保障居民用水
關鍵詞:城區供水能力建設 提案人:王強 責任部門:區城市管理局、區水利局
南川融媒訊(記者 劉曉娟)1月5日,家住區人民醫院家屬院的市民王在良打開水龍頭,隨著熱水器啟動的聲音響起,熱水從水龍頭流出。
“以前我們小區水壓低,熱水器都打不起,現在供水管網改造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用水問題了?!碧崞鹑缃竦挠盟?,王在良非常滿意。
區人民醫院家屬院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由于建設年代久遠,管道老化生銹導致供水不穩。自從小區供水管網改造后,增設了二次供水房,實現了“一戶一表”,水壓和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去年區兩會期間,區政協委員王強提出《關于加強城區供水能力建設的提案》,提出2022年下半年,因降雨偏少導致我區水庫蓄水減少,部分老舊小區低樓層存在市政供水水壓不足的情況。建議我區建設飲用水源地應急補水工程,加快實施輸水管網改造工程,通過老舊小區及二次加壓供水改造等方式,及時解決水源不足、保障能力不強的問題。
王強的提案與區城市管理局的城區供水一體化建設項目和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等不謀而合。近年來,為了及時解決水源不足、保障能力不強等問題,我區于2021年2月開工實施了城區供水一體化建設項目,改擴建鷹巖水廠,每日新增城區供水能力8萬立方米,改造和新安裝輸配水管網48.78公里,城市供水保障能力得到極大提升,配套管網建設也全部建成并通水運行。
同時,為了應對突發性水源不足問題,我區新建木渡河引水工程,將金山湖水引至白露溝補充雙河水庫水量,緩解城市水源不足問題,延長水源供給時間。
針對我區供水管網管徑小、管徑種類多、管網承壓強、供水高差大等山地特點,區城市管理局以區自來水有限公司為實施主體,謀劃了“南川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一期)”項目。該項目計劃改造南川城區DN25管道55565米,DN63管道7731米,DN100管道15727米,DN160管道1120米,總長80143米,配套安裝二次供水設備107套;建設DMA分區漏損計量平臺,完善配套硬件設施設備,實現計量設備管理、分區管理、采集管理、感知分析、漏損治理、水平衡分析;建設二次供水監控系統107套,安裝智能網表70530戶,實現管網漏損精細化管理,工期為2023年至2024年。
截至目前,已完成小河嘴南岸、小河嘴北岸、東方市場等27個老舊小區的供水管網升級改造,新安裝管道1萬余米、二次供水設備9套、智能網表2萬多戶及物聯感知系統1套。
近年來,通過采取改造老舊供水管網、更換智能網表、增設物聯感知設備、升級分區計量系統等方式,有效形成了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閉環控制,供水漏損率從2017年的19.39%下降到8.67%,居民用水水質、水壓越來越有保障,群眾生活幸福指數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