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減災辦召開秋汛秋旱自然災害趨勢分析會商研判現場會
發布時間:2023-09-14 08:49:00 來源:
新聞摘要:

  

22222222222222222

  參會人員在受災點結合地形圖剖析邊坡垮塌原因。劉蕊 攝

  □ 劉蕊

  9月6日,區減災辦組織區應急管理局、區水利局、區氣象局、區林業局等相關部門召開會商研判會。本次會議一改之前“端坐會場”的形式,“直奔現場”來到金山湖水庫、頭渡鎮方竹村、金佛山南大門森林防火檢查站開展現場研判,真正摸清情況、找準問題、抓好落實、破解難題。

  “直奔現場”摸情況

  金山湖水庫位于綦江河一級支流柏枝溪上游,是一座以灌溉、供水為主,兼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庫。“水庫總庫容1.01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30.59萬畝,工程設壩后式電站1座、渠道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6600千瓦,平均年發電量2419萬千瓦時。”金佛山水利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在汛期如果遇到強降雨天氣,水流沖刷、面板破損、下游壩坡滑動等原因都可能導致大壩發生變形、位移、失穩、潰壩等,造成重大風險事故。”

  為讓各成員單位清楚了解水庫情況和工作重點,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他們對水庫的管控措施。在工程技術措施方面,建有大壩安全自動監測設施,按規定每月對自動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評估,隨時掌握大壩安全狀況;按規定對監測網進行校正,確保監測成果準確、可靠;建立視頻監視系統,及時發現、制止危害水利工程的違法行為等。在管理措施方面,落實水庫管理、防汛“三個責任人”職責,落實水庫大壩監測巡查制度,定期巡視檢查壩面、壩體、滲流情況等。

  “直奔現場”找問題

  “受強降雨影響,地下水的作用以及邊溝排水不暢,地表水沖刷導致土體滑塌至村道路面,使路面發生開裂、下挫。之前路面已經有少許變形,沒有及時進行處理和修復,最終發生整體滑移。”8月14日,頭渡鎮方竹村3組發生邊坡垮塌事故,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公路內側邊溝損壞,路面發生變形滑移,威脅村道。在現場,負責人員鋪開受災點地形圖,詳細剖析邊坡垮塌的原因以及變形情況。“事故發生后我們立即采取措施,設置警戒線、警示牌等,禁止人員和車輛進入滑坡威脅區域。目前要對坡面堆積土和樹木進行清理,修復排水溝,做好裂隙封填工作。”

  區減災辦副主任、區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夏小康表示:“現場情況確實讓我們更強烈地感受到了地質災害的破壞性和嚴重性,也讓我們更直觀地認識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只有找準問題,才能針對性地解決問題,開展工作。”

  “直奔現場”抓落實

  “進山收筍嗎?到這里來登個記!”

  在金佛山南大門森林防火檢查站,重慶山水都市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守在門口對進山人員進行檢查登記。“目前還是采筍季,進山采筍、收筍的人員較多,森林防火形勢嚴峻。”

  為促進工作有效開展,增強工作可控性,會議組成員對金佛山景區森林防火檢查站“九個一”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即要求具備一個火種收集箱、一根軟帶欄桿、一個站卡名稱標示牌、一個森林防火碼標牌、一個宣傳小喇叭、一組消防滅火器、一幅防火宣傳標語、一張森林防火告知書、一本入山登記冊。

  “進山人員要簽訂森林防火安全承諾書,并對車輛及人員進行登記,收了火種掃了碼才能進山。”景區門口放著的小喇叭循環播放防火宣傳知識,景區每天安排10余人開著巡邏車進行巡查,一旦發現違規用火行為立即上報給金佛山管委會。

  為真正做到“奔”而有為、“奔”之有效,在現場考察后,各單位分別對2023年三季度氣候趨勢、地質災害、農業生物災害、森林防火、地震災害、道路交通等風險形勢進行分析研判預測,并就下一步防范應對工作進行交流。

  “以前我們大多是在辦公室開會,今天看過現場之后,各單位對自然災害風險點都有了更直觀的了解,也更能結合自身工作做好后續工作安排。”夏小康表示,目前伏旱天氣與特殊的“華西秋雨”、局地強對流天氣過程交織,防汛抗旱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各單位還要時刻繃緊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災這根弦,全面夯實應急準備,時刻保持臨戰狀態。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