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園我們守
發布時間:2023-08-15 09:06:05 來源:
新聞摘要:

  我們的家園我們守

  ——民主鎮“警情幫幫隊”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記者盛余多

      農村地區地廣人稀,警力相對薄弱,治安問題較為突出。近日 ,記者卻在走訪中發現,民主鎮、區公安局鳴玉派出所民主警務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走實群眾路線,創新建立了6支“警情幫幫隊”,有效解決了農村地區警力不足的問題,成立至今轄區已連續11個月無治安刑事警情,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躍居全區前列,走出了一條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為平安南川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線。

  凝聚合力

  村民自發護家園

  “大家匯報一下村里的情況,有什么問題和困難也一并說說。”日前,民主鎮政府會議室里,“警情幫幫隊”的成員正聚在一起開例會,交換著各個村里的消息。

  民主鎮區域總面積約33平方公里,以低山和壩區為主,下轄5個行政村,與區內3鎮和涪陵區接壤,社會治安相對復雜,但因僅有一個警務室,一旦遇到突發情況,警力往往捉襟見肘。“如果最遠的一個村發生糾紛,我們趕到現場就需要花費四五十分鐘,這個時間內,市民在糾紛過程中就極易出現意外情況。”“警情幫幫隊”總隊長、民主鎮警務室民警周人偉介紹,單靠公安機關無法根治所有的治安隱患,但依靠群眾則力量無窮。

  2022年6月,民主鎮平安辦、警務室牽頭選拔熱心群眾,從具備豐富調解經驗、熱心公益事業、群眾基礎好、愿意免費幫助群眾、愿意支持公安工作的人中選拔出60人,分別組建集鎮及5個村共6支“警情幫幫隊”,初步形成了“我們的家園、我們來守護”的自治合力。

  具體來說,“警情幫幫隊”主要圍繞社會治安、道路安全、森林防火、校園安全、重點人員等內容,充分發揮隊員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不定時開展巡邏,第一時間調解糾紛,同步開展反詐宣傳,杜絕違法犯罪發生。警民聯合維護村里的治安和秩序,保障村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得到了村民的歡迎和支持。

  自成立以來,“警情幫幫隊”堅持每天巡邏和定期走訪,及時發現和解決苗頭性不穩定因素及糾紛121起,處置應急事項6起,調解防止“民轉刑”糾紛13起,實現“小事不出網格”的良好基層社會治理局面。

  化戈止紛

  維護穩定安民心

  “昨天晚上你們村里鬧矛盾的兩口子,現在處理得如何了?”近日,“警情幫幫隊”例行碰頭會上,民警周人偉問隊員。原來,頭天晚上警務室接到報警,稱村里有對夫妻發生爭吵且有過激行為。

  民警立即通知正在附近巡邏的“警情幫幫隊”隊員趕往現場,聽取雙方當事人的訴求,對前因后果進行深入剖析,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普法等多角度向雙方進行勸說教育,幫助他們化解矛盾,最終民警還未到現場,夫妻倆就已經心平氣和了。

  “處理類似的突發事件,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而‘警情幫幫隊’的作用,就是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理。”周人偉說,如果有警情下達到警務室時,民警會根據距離將警情傳達給“警情幫幫隊”,隊員會就近到達事發地,對當事人進行勸解,民警則在此期間快速到達現場,帶領隊員處理警情。如果隊員自己發現矛盾糾紛,則一般糾紛自行化解并錄入人民調解系統;較大糾紛勸離“降溫”并報告鎮政府和派出所,防止事態擴大,協助相關單位共商解決;對疑難復雜糾紛引入司法程序,通過庭前調解、訴訟等方式有效化解。

  近日,朝龍村的隊員在巡邏時發現了意圖偷魚的嫌疑人,他們一邊加大巡邏力度,一邊向警務室民警匯報情況。最終,民警帶領隊員深夜出擊,成功將嫌疑人抓獲。“自‘警情幫幫隊’建立以后,鎮里沒有發生一起盜竊案,盜竊類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100%,大家的安全感好多了。”周人偉說。

  此外,“警情幫幫隊”還以“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困形式對重點群體進行日常關注,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例如在管控2名曾經存在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過程中,民警和隊員一起對其進行關心教育,每天帶領其跑步、運動、巡邏,與其談心交流,幫助他們分別重回校園學習和到修車廠工作,讓兩個家庭重燃希望。

  如今,依靠“警情幫幫隊”熟本地人、知本地事的特點,他們能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阻止當事人雙方沖突、安撫緩和雙方情緒,成功防止可能“民轉刑”糾紛13起;隊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處置交通事故等應急事項6起,救助、守護第一現場,掌握人員受傷、車輛受損等情況,有效彌補了警力不足的窘境。

  建強隊伍

  共繪和美新農村

  有別于其他工作隊伍,“警情幫幫隊”并非只以鎮村干部、社長為主,而是堅持在黨委政府領導下,整合各方力量,調動多方資源,并建立嚴格的考核評價機制,確保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公益性,讓隊伍持久而有活力。

  今年72歲的村民陳文昌在村里德高望重,加上熱愛公益事業,受邀加入了“警情幫幫隊”。每當村里發生一些小事,例如鄰里爭吵、矛盾糾紛等遲遲無法解決時,陳文昌便出面協調。一次,村里兩家人因為土地歸屬發生了糾紛,隊員們勸了半天沒有起作用,他利用自己對村里情況的了解,以及對人情世故的把握,幾句話就將矛盾處理調和,提出的解決方案也得到了當事雙方的認可。

  “除了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鄉賢,我們還邀請各村老黨員、退休老干部、退伍軍人、鎮域教師、醫生、保安及熱心群眾等加入隊伍,同時聯合駐鎮法官、司法助理員、法律顧問等,讓隊員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有法可依、依法辦事。”周人偉介紹。

  具體來說,每支“警情幫幫隊”建立本村“警情服務微信群”,成員包含警務室成員、駐鎮法官、司法所長和全體隊員,群內主要接收隊員發現的矛盾糾紛、治安隱患、可疑人員等問題線索,接受群眾戶政辦理等警務咨詢和法律法規咨詢,并由相應人員在線解答反饋,延長了法治便民服務空間,實現便民利民和惠警減負雙贏。

  “警情幫幫隊”建立了嚴格的選拔標準、工作制度和培訓制度。在人員選拔上,所有隊員都要做到“六個必須”,即必須有群眾基礎、必須熱心公益事業、必須保證不和群眾發生沖突、必須保證不濫用手中職權、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必須無條件支持黨委政府和公安機關工作。

  在工作中,必須嚴格遵守工作制度、工作職責、工作紀律和工作流程,如工作期間嚴禁喝酒,巡邏時警務助理必須著裝,隊員必須佩戴紅袖籠等。

  建立培訓制度,先后舉辦專題講座5次、交流切磋4次,對土地流轉、勞動糾紛、家庭婚戀等涉農村基礎法律常識,調解技巧等進行提升。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