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村有個“新農人”
發布時間:2023-07-11 08:37:06 來源:
新聞摘要:

  

  □ 記者 黎明

  “我們的西瓜、糯玉米正在電商平臺售賣,不存在銷路問題。”7月10日,三泉鎮風吹村1組“新農人”杜興中高興地說。

  “風吹嶺”下發展產業

  杜興中是土生土長的風吹村人。曾經,風吹村山高坡陡,地勢偏遠,村民大多選擇外出務工,杜興中也是其中一員。

  2020年,杜興中注冊了重慶亞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返鄉創業重新當起了農民。

  他說:“村里外出務工人員多,不少土地撂荒,但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深入推進,風吹村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都得到極大改善,我返鄉創業,不僅能促進家鄉發展,還能吸引外出務工的村民回鄉就業,一舉兩得。”

  于是,杜興中在風吹村流轉了上千畝撂荒地發展農業。“基地最多時會聘請60多人,每人工資每天能有80至200元。”杜興中說。

  “新農人”的新式打法

  一開始,杜興中的糯玉米種植也走過彎路,摔過跟頭。

  第一年,他選擇的糯玉米品種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風吹村生長緩慢、糯性不足,口感不太好。反復思考后,他決定在差異化種植上下功夫,走品質路線,對糯玉米進行科學種植,從拼價格轉向重品質。

  第二年,他選擇種植早熟糯玉米品種“京科928”,這種糯玉米適宜風吹村的地形和氣候,并且有玉米味香、汁多鮮嫩、甜度高、口感好等特點,受到消費者青睞。西瓜則選擇水分足、口感蜜甜的美優007號和美優009號。

  杜興中還很注重原生態,引入現代農業理念,讓科學種植與創意營銷“雙管齊下”。他說,糯玉米收獲后的青秸稈就賣給養牛場做青飼料,一點也不浪費。

  去年,杜興中種植的200畝西瓜豐收,讓以前只產玉米、洋芋、紅苕“三大樣”的風吹村有了新產業。

  西瓜收獲后,他又在西瓜地里種植貝貝南瓜,實現一地雙收。

  “農場主”帶村民增收

  “以前我們種玉米都是按感覺種,行與行之間不管栽得直不直,現在栽玉米都要拉起線栽,按規范來,產量和品質就是不一樣。”村民韋中永說,在基地打工讓他學到了很多新的種植方法。

  隨著農特產品微商興起,杜興中利用“互聯網+”,立足線上銷售,把風吹村西瓜、糯玉米作為品牌打造,開啟了全新的銷售模式,也打通了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通道,產品銷到全國各地。

  今年,杜興中還發展了玉米黃豆復合種植1100畝。

  隨著技術日漸成熟,種植規模也越來越大,如今,杜興中的種植規模達到1500多畝,帶動200戶農戶增收。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