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在直播銷售自產的蜂蜜。記者 黎明 攝
■ 記者 黎明
“5斤土蜂蜜。”“好的,最多3天能收到貨。”近日,在豐必達直播產業基地里,工作人員按照訂單信息,將頭渡鎮柏枝村珙桐林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蜂蜜貼上“柏枝山的蜜”標簽,裝進白色的泡沫盒子里寄出。
據了解,在我區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下,今年一季度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1.4億元。
“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主要著力建強基礎網絡,目前建成益農信息社217個,新增郵政電商站點282個,開展快遞進廠、進村行動,農副產品銷售實現上門取件。
如今,水江鎮山水村村民梁正焱習慣把家里的蜂蜜等農特產品拿到鎮里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通過網絡進行銷售。這個電商綜合服務站直銷蜂蜜、臘肉、香腸、大米、粉條等農產品,僅春節期間,就銷售了20多萬元。
為壯大經營主體,我區培育紅曼農業、豐必達網絡直播、千村集、陳吉旺福、檸柒農業等本土電商主體10家,去年實現網絡銷售額5.2億元。為拓寬銷售渠道,今年我區已組織開展農產品電商達人培訓3場次,累計培養農村電商人才100余人,并建設農產品電商展銷中心3個,打造慧居同城、方竹商城等農產品網銷平臺4個。同時,我區還積極推動優質農特產品入駐“京東”“天貓”等頭部電商平臺。
此外,我區還充分利用展會搭建農產品銷售平臺,大力推行“電商+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積極構建電子商務消費體系,搭建電商銷售平臺,舉辦鄉村振興消費幫扶周等電商節慶活動等,搭建起農產品消費的“綠色通道”,線上線下齊發力,打通農產品生產、深加工、銷售全環節。1月10日,為期四天的第十九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開幕,金佛玉翠茶葉、南川貢米、藍莓等來自我區22家農業企業的100多種農產品精彩亮相。
隨著農村電商的興起,我區農民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將自己的農產品展示給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讓他們的農產品能夠快速、安全地運送到城市,不僅增加了銷售渠道,也為城市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