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畜”勢勃發催人進“漁”躍龍門正當時
發布時間:2023-02-08 09:35:36 來源:
新聞摘要:

  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畜”勢勃發催人進“漁”躍龍門正當時

  ——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2022年亮點工作回眸

  

 

  全區畜牧水產類農業技術人員綜合知識培訓為廣大畜牧獸醫水產工作者成為業務骨干“輸血補腦”。

  

 

  舉辦全系統“奮斗新鄉村·筑夢十四五——我為南川畜牧漁業健康發展護航”職工演講比賽。

  

 

  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為村民捐贈雞苗。

  

 

  晶科牧業1200頭種豬場鳥瞰圖。

  

 

  魚蝦豐收。

  

 

  蜂農在高山上養蜂。

  生豬存欄35.77萬頭,同比增長3.2%;全年出欄生豬65.02萬頭,增長6.4%;

  出欄肉牛1.36萬頭,增長5.1%;

  飼養中蜂13.7萬群,增長0.2%;

  家禽出欄615.42萬只,增長1.8%;

  水產養殖面積3.5萬畝,產量1.34萬噸,增長4.55%;

  肉類總產量63198噸,增長6.1%;禽蛋產量9715噸,增長10.7%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2022年,是我區畜牧漁業發展碩果累累的一年,是亮點紛呈的一年,也是大事不斷、喜事多多的一年。

  全區畜牧漁業產值達30億元以上,在全區農業總產值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占主導地位。擁有涪陵水牛、南川雞、金佛山中蜂遺傳資源等多張地方畜牧名片,年增創畜牧產值5億多元。

  夯實產業根基 多業并進齊發展

  我區是國家生豬調出大縣,是重慶28個生豬優勢產業區(縣)之一。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扎實落實生豬產能調控措施,出臺了《南川區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南川區2022年畜牧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將生豬生產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鄉鎮(街道),掛牌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國家級7個、市級1個、區級4個,促進全區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提升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

  為提高全區畜禽養殖標準化水平,加快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構建現代化養殖體系,推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

  神童鎮晶科牧業1200頭種豬場建成投產,現存欄種豬650頭;慶元鎮榮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6600頭種豬場首批引進曾祖代種豬3000頭;神童鎮重慶聯科養殖有限公司15萬只蛋雞養殖場完工投用。截至目前,全區有各類畜禽規模養殖場282家,其中生豬79家、家禽81家、肉牛34家、肉羊18家、肉兔5家,飼養中蜂100群以上65家,全區畜禽規模養殖比例達48%。全區有各類水產規模養殖場47家,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7個,新建稻魚綜合種養示范基地10個,規模達1500畝。

  對于河圖鎮中圖村黨支部書記唐科忠來說,2022年的秋天,是個充滿豐收喜悅的秋天。中圖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將原來村民一家一戶種植的田地集中起來,發展186畝稻魚共生綜合種養基地。通過對稻魚綜合種養基地的水稻和魚進行測產顯示:每畝產魚75公斤~125公斤;實收稻谷430公斤,產量達到項目設計目標。

  2022年,這樣的稻魚綜合種養基地在河圖、鳴玉、福壽等鄉鎮有10個示范點,共發展稻魚綜合種養示范基地1500畝。2023年,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將推廣稻魚綜合種養2000畝以上,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突出綠色發展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今年71歲的嚴中進是石溪鎮翠豐村4組村民,因身體殘疾,勞動力缺乏,成為村里的低保戶。當他得到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為他送的雞苗后,非常高興。他說,自己雖不能干重體力活,但養雞不成問題,有各級政府的幫助,生活越來越好。

  2022年,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加大對鄉鎮畜禽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向南平鎮紅山村101戶村民發放了價值2萬多元的雞苗。為石溪鎮翠豐村82戶群眾免費發放820只雞苗。共計向村民免費發放了1830只雞苗。

  這是該中心以發展畜禽產業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

  2023年,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立足本土優勢,傾注力量幫扶邊遠山區和中小養殖戶,因地制宜,打好養殖產業發展“組合拳”,促進農戶走穩致富路。

  投入資金235萬元,支持引進良種豬730頭、選留母豬5200頭;

  投入資金72萬元,支持3家生豬養殖企業對養殖場進行新建(改建);

  投入資金2064萬元購買保險,其中能繁母豬保險3萬頭、生豬保險30萬頭、生豬收益保險6.23萬頭,累計理賠資金1136萬元。

  投入資金49.9萬元,兌現養殖、屠宰環節病害生豬無害化處理補助,受益養殖屠宰企業4家。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對存欄20頭生豬當量以上的養殖場(戶)實行“一場一檔”“一場一策”管理,建設完善了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設備,積極推行種養循環、生態養殖,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0.4%,規模養殖場、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在2022年生豬價格坐“過山車”的情況下,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扎實做好生豬生產監測預警,通過微信群、專欄、召開專題培訓會議等形式及時發布生豬價格等相關信息,指導養殖戶合理調整養殖結構,適時出欄、及時補欄,生豬出欄量創近年最好水平。

  聚焦地方特色 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在大有鎮水源村7組蜂農辜建明的中蜂養殖場,只見蜜蜂從蜂箱不斷飛進飛出。

  59歲的辜建明,在畜牧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采用新式蜂箱養蜂,并運用分蜂技術,蜂群從過去的40多群增加到目前的120群。辜建明成立了甘美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在每公斤蜂蜜能賣到240元。

  辜建明是我區大力發展中蜂養殖的受益者之一。近年來,我區大力發展中蜂養殖,助力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全區飼養中蜂13.73萬群,增長0.2%。有蜂農4390戶,其中有100群以上中蜂大戶50戶,純收入上10萬元的養蜂戶達60多戶。中蜂產業的發展成為山區農戶增收致富新的增長點。

  和金佛山中蜂一樣,我區還有“涪陵水牛”“南川雞”等國家、地方畜禽遺傳資源,數量居全市前列。2022年,區財政安排專項經費用于南川雞、金佛山中蜂申請國家畜禽遺傳資源鑒定工作,完成了南川雞、金佛山中蜂申報材料編制,制作了視頻資料和宣傳畫冊,已按照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將迎接專家現場鑒定。同時,遺傳資源品種提純復壯與擴群工作也有序推進,與西南大學合作完成了南川雞、涪陵水牛屠宰性能測定工作。特色水產品土著品種的保種、育種工作效果明顯,繁殖優鱸3號和臺鱸水花2000余萬尾,人工繁殖裂腹魚、光唇魚等土著魚類30余萬尾。

  堅持預防為要 筑牢安全發展保障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強化服務保障,建立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網。切實加強動物重大疫病防控,撐好“保護傘”。

  為確保畜牧生產安全,建成一級獸醫診斷實驗室1個,流行病學調查點16個,檢疫申報點34個,配置官方獸醫人員83人,市區兩級落實動物疫病防控經費546萬元,全面開展春、秋集中強制免疫、仔豬閹割強化免疫、掛牌獸醫巡查、動物疫病監測、動物疫病應急處置等工作。全年開展強制免疫畜禽264.53萬頭(只、羽)。排查養殖戶4.3784萬戶,生豬54.3989萬頭(次);排查屠宰場1353場次,生豬11.2505萬頭(次)。監測重大動物疫病、畜禽常見多發病、人畜共患病共計28640份,處置疑似重大動物疫情、人畜共患病5起,有效預防和控制了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

  為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從源頭全過程監管,強化道口堵疫、動物調運備案、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動物飼料獸藥和生鮮乳質量監管、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踏實推進水產品藥殘快速檢測和“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行動等工作。對全區19個蛋雞場、16個魚塘、4個屠宰企業的豬肉、豬肝、雞蛋、牛肉、魚肉等畜產品進行藥殘監測,共監測樣品181份,未發現藥殘超標。對全區的4個屠宰企業、18個養殖場進行“瘦肉精”監測,全年共計監測生豬2885份,牛3560份,未發現使用“瘦肉精”情況。對12個鄉鎮的16家水產養殖業主、398個指標進行監測,所檢樣品指標全部合格。加強1家獸藥生產企業、8家獸藥銷售企業監管,嚴格落實獸藥可追溯工作,從源頭開展好獸藥減量工作,推廣綠色健康科學養殖。做好養殖環節病死畜禽、屠宰環節病害畜禽產品無害化處理工作,全年病死畜無害化處理生豬養殖環節3665頭、屠宰環節386頭,從源頭上解決病害動物及產品流向餐桌的問題,確保畜產品的食用安全和人們的飲食健康。

  2023年工作打算

  一抓產業升級,保障供給。以御咖牧業有限公司6600頭種豬場為重點,配套完善飼料供應、生豬代養、產品加工等產業鏈條,著力提升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推動全區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南川雞、金佛山中蜂、涪陵水牛為重點,不斷提純擴群,提升品質,積極探索市場化手段推進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利用,推動全區畜禽種業高質量發展。

  二要抓防控疫病,助農增收。牢固樹立防疫就是增收,少死就是增效的理念,加強動物疫病防控知識宣傳,增強農民的疫病防控意識,形成以“預防為主”的防疫觀念,持續推進春秋兩季動物疫病綜合防控,定期對養殖場(戶)和企業進行檢查,督促環境清潔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降低疫病發生概率。

  三抓檢測服務,保障安全。堅決壓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基層機構隊伍建設,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加快推進鄉鎮網格化管理,強化風險防范,做好我區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加大對獸藥、飼料和畜產品殘留抽查監控力度,強化投入品巡查監管,堅決守住畜產品質量安全底線。

  四抓穩定隊伍,助推工作。加快推進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完善機構,配齊配強人員。加大政治學習力度,創新業務培訓方式,努力提高畜牧系統職工的綜合素質。加強作風建設,推動工作落實。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對標對表,以優良作風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本版稿件由記者黎明采寫,圖片由區畜牧獸醫漁業中心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