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涼鎮農旅融合賦動能 鄉村振興譜新篇
發布時間:2023-02-08 09:34:39 來源:
新聞摘要:

  木涼鎮農旅融合賦動能 鄉村振興譜新篇

  ——木涼鎮2022年亮點工作回眸

  

 

  藍莓基地

  

 

  北倉民宿(良木源)

  

 

  桃溪樂源景色

  走進木涼鎮漢場壩村開園不久的桃溪樂源,只見竹屋茅舍、穿井長廊,桃花觀賞區、兒童游樂區、非遺研學區、餐飲區等讓人目不暇接。

  桃溪樂源占地面積120余畝,其間湖泊、陡崖、果園、花海密布,是一個集研學教育、農耕體驗、賞花采果、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文旅融合項目。開園以來,吸引游客紛至沓來,成為又一處鄉村熱門打卡地。

  桃溪樂源是木涼鎮“全域旅游”開花結果的縮影,目前已經成功打造玫瑰、櫻花、藍莓、沼蝦、泡菜等主題農文旅融合精品園十余個,藏式風情、茶旅體驗、禪修祈福等主題園正在加快建設中。

  過去的一年,木涼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鄉村振興為主線,以項目攻堅為抓手,全力以赴推動全鎮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鄉村振興推動美麗木涼蝶變

  產業興則鄉村興,過去的一年,木涼鎮著力打造農文旅融合精品園區。鞏固提升5000畝精品水稻、2000畝果蔬、2000畝茶葉、2000畝水產、1000畝花卉“五個千畝級”傳統優勢產業,做精茶葉、泡菜、稻米等農業品牌,香爐寺茶葉基地打造的“金佛野喬紅”榮獲第七屆亞太茶茗大獎賽特別金獎,引進老宋家非遺泡菜來鎮投資建廠,帶動鎮內新發展辣椒種植近千畝。

  探索“主題農場+體驗園區”發展模式,高標準打造聯航藍莓、中頤油茶、玉巖櫻桃、云都稻漁、白馬櫻花、非遺研學等15個特色主題園區,全面融入親子游樂、鄉村演藝等旅游元素,全速推進鄉村旅游產品供給、質量提升。探索政府搭臺、業主主導、專業營銷模式,引進市內旅游、研學等專業公司運營合作,來鎮游客突破6萬人次。

  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做好防返貧監測,逐一對三保障、飲水安全、收入等問題進行對照檢查,分門別類采取低保兜底、小額信貸、發展產業等措施。開發公益性崗位134個,實施了一批入戶道路、通社公路、自來水管道延伸、人居環境整治等項目,脫貧戶收入持續增加,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創新鄉村社會治理,持續探索黨群小家、壩壩加油站等載體,用好法治大院、法律診所等,漢場壩村獲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項目攻堅促進高質量發展

  大項目贏未來,全鎮上下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集中策劃包裝、全力對接爭取、專班服務保障。

  2022年,木涼鎮緊扣發展基礎和優勢資源,包裝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財政投入類項目26個,策劃漱玉湖開發、精品民宿集群、鄉村主題農場等招商引資類項目17個,投資總額10億元以上。新引進藏式風情體驗基地、北倉民宿集群、桃溪樂源農文旅融合基地、老宋家非遺手工泡菜工坊等項目4個,協議投資2.6億元,均實現開工建設。

  全力服務推動項目落實,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將2022年啟動的32個項目分為服務、助推、建設、策劃四個類別,明確建設目標、時限要求、牽頭領導和全過程負責人,每月一次調度、雙月一次拉練,落實一個項目一個專班,確保每一個項目在預定時間開竣工。

  渝湘高鐵木涼段、800千伏白浙輸變電工程、800千伏白江輸變電工程、110千伏姚家壩輸變電工程、南川至江津天然氣輸氣管道、南川區革命烈士陵園等市區重點項目推進順利,完成各類征地150余畝、拆遷30余戶、交付高鐵項目臨時用地300余畝。

  建成玉巖鋪游客服務中心、云都寺禪修中心、漢場壩鄉村振興培訓中心、老宋家非遺手工泡菜工坊、云都米廠、玉巖鋪手工泡菜廠。

  完成15公里便民路、8公里通社道路、集鎮路燈安裝、農貿市場改造提升、自來水管網延伸等民生實事。

  黨建引領提供堅強保障

  抓責任、促落實。夯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責任體系,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探索駐村蹲點監督、重點項目全程監督等方式,助推耕地恢復、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強隊伍、勇擔當,開展亮身份、亮承諾、亮貢獻“黨員三亮”行動,140余名黨員參與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帶頭發展產業700余畝。開展曬職責、曬服務、曬成效“干部三曬”行動,鎮村干部主動作為、創先爭優,800千伏白浙輸變電項目9戶搬遷戶1周內簽訂協議,南川區烈士陵園項目從征地到竣工只用不到6個月。開展招引創業者、回引新鄉賢、吸引土專家“人才三引”行動,引進業主、鄉賢9人,帶頭創辦精品民宿、鄉村超市等。緊扣集體經濟發展、黨員作用發揮等短板,三個村揭榜選題、試點示范,務實探索推動基層組織建設水平全面提升的工作舉措。

  破問題、助發展。緊扣隊伍建設、產業發展、治理效能、素養提升、群眾認可“五難”,試點探索“五聚黨建+”模式。緊扣集體經濟發展,探索承接工程、創辦企業、入股產業、出租資產、經營建設用地“五種方式”,打造桃溪樂源、云都米廠、玉巖櫻桃等產業,村集體收入均突破10萬元。

  如今,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春風吹拂木涼大地,持續深化壩壩加油站、戶連網、黨群小家等工作,壯大“紅鞋兒”“花仙子”“巧農夫”“夕陽紅”志愿者隊伍,扎實開展農技培訓、環境整治、困難幫扶、政策宣傳等志愿服務。采取中心組學習、宣講隊進村宣傳等形式,切實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切實抓好創文相關工作。深化大統戰工作格局,深入落實助企紓困政策,幫助轄區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本組稿件由記者黎明采寫,圖片由木涼鎮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