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以高新區創建為統攬推動中醫藥園區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2-08 09:27:45 來源:
新聞摘要:

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以高新區創建為統攬推動中醫藥園區高質量發展

  ——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2022年亮點工作回眸

  

 

  華潤三九中藥配方顆粒制造基地效果圖

  

 

  華綠食用菌包裝車間

  

 

  上藥慧遠慶龍藥業

  

 

  瑞航生物

  

 

  人才公寓

  

 

  工人在廠房里篩選藥材

  2022年,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貫徹市第六次黨代會、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精神,緊扣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動園區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2022年,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進一步強化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和作風建設,鍛造了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

  抓領導班子建設。園區黨工委領導班子講政治、重團結、勤政務,始終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擁護“兩個確立”。班子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合理分工,團結協作,推動園區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抓干部隊伍建設。強化日常管理,堅持制度管人,進一步修訂完善《機關管理制度》《科級及以下干部考核辦法》,注重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相結合。通過輪流編寫《園區動態》,“一對一”聯系服務入園企業等方式鍛煉提高干部能力本領。強化責任擔當,面對急難險重任務,園區干部主動靠前,勇挑重擔。面對持續高溫、限電等嚴峻的外部環境,園區干部放棄周末,連續4個月奮戰經濟一線,“一對一”深入企業,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有序開展錯峰生產,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整個高溫及疫情期間,園區無企業停工停產,全年產值實現20.1億元,同比增長123%,為全區穩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抓黨風廉政建設。園區黨工委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全年研究黨風廉政工作4次,組織干部職工學習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相關會議、文件精神12次。常態化開展“以案四說”警示教育。利用干部職工會、黨員大會向干部通報市紀委、區紀委關于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他違法違紀案件的情況,通過開展“以案四說”促“以案四改”,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增強干部職工拒腐防變能力。圍繞招商引資、脫貧攻堅、物資采購等領域開展廉政風險點排查,定期開展提醒約談,加強干部職工日常監督教育,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不斷引向深入,進一步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助推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全年無違法違紀案件發生。

  科創賦能推動綠色制造

  高新區創建全面推動。積極培育創新主體,園區現有規上企業4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區級企業研發中心1家、科技型企業8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家、擁有知識產權473件,建成檢驗檢測中心、科技研發平臺3個、孵化中心2.67萬方,企業研發投入達到5713.25萬元。

  重點項目加速推進。2022年,園區牽頭實施重點項目13個,計劃完成投資10.93億元。全年完成投資11.1億元,占全年任務的101.6%,同比增長30.6%。新建項目加快建設出形象。華潤三九中藥配方顆粒制造項目、敬存仁中藥飲片加工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預計2023年6月投產;軒瑞食品加工項目、味軒州食品加工項目正在抓緊進行廠房裝飾和設備安裝調試,預計2023年4月投產。續建項目快速投產見效益。上藥慧遠中藥材精深加工項目于2022年10月正式投產,當年實現產值6100萬元,全面達產后產值5億元;華綠食用菌項目蟲草花、白玉菇分別于9月、12月上市,當年實現產值1600萬元,全面達產后年產值5億元;御本堂藥業項目一期已投用。

  招商引資積極開展。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區領導帶隊赴廣東、北京、重慶中心城區等地招商考察17次,接待廣東省保健協會、廣東益爾樂科技、廣州康成食品、武漢佳陽商貿、華魯醫藥、中連商重慶公司、麥金地集團等企業來南考察46批次。中藥配制酒產業化、中佳信醫療器械產業化、聯富方竹筍速凍加工、愛之德消殺用品、左右逢源果酒飲品產業化、古樹茶精深加工、麥金地中央廚房及三產融合等9個項目簽訂投資協議,協議引資20.1億元;綠康豆制品加工、中連商中醫藥產業化等項目正在加緊對接洽談項目落地有關事宜。

  要素保障不斷完善。國網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預計2023年4月投用;分布式能源項目預計2023年3月投用;完成土地平場100畝、柴胡路等零星道路及管網建設。裝修完成人才公寓117套、安置房37套,完善人才公寓租賃管理辦法,解決企業人才租房難的問題;建成上藥慧遠慶龍藥業檢驗檢測中心,可為園區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服務。

  助企紓困持續用力。構建“一對一”企業服務體系,精準精細服務企業,助力企業紓困解難。認真落實穩企惠企政策。引導大觀茶業、金穗公司等15家企業申報享受各類稅費減免890.2萬元,華綠食用菌項目獲批2021年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資金項目(第二批)500萬元,中醫藥園區人才公寓項目獲批財政資金專項補助資金1248.66萬元;指導檸柒農業、南邦食品、瑞航生物、加貝食品、聯富食品等5家企業申報農產品加工設備采購補助項目,現已報市農業農村委審批,預計可獲補助400余萬元。千方百計解決企業實際困難。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引導農商行、農行、建行、宏耀擔保等金融機構與企業加強合作,已解決企業融資需求5650萬元;協調市級部門及區經濟信息委、區農業農村委、區人力社保局、區稅務局、區中醫醫院等部門開展上門服務,組織召開專題會議20余場,解決企業在建設和生產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堅持產城、產教融合

  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2023年,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和區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結合大觀田園新城建設,立足精深加工、醫養結合、康養旅游,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重慶工業職業學院實質性開工建設,著力打造中醫藥產教融合示范區;積極推動大觀田園新城規劃布局,推動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一城多園”規劃布局,著力打造重慶市現代中藥綠色制造基地、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持續推動瑞航生物和大觀茶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著力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2023年,力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3億元,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5個、20億元,工業產值實現50億元。力爭到2025年全產業鏈實現產值300億元以上,2030年產值達到1000億元,培育10億元級企業10個以上,100億元級企業2個以上,園區新吸納人口20萬人以上。

  (本版稿件由記者劉曉娟采寫,圖片由區中醫藥產業科技園區提供)

相關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