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殘聯不忘初心踏上新征程 開啟殘疾人美好生活
——區殘聯二〇二二年亮點工作回眸

區殘聯組織殘疾人集體生日會。

區殘聯助殘志愿者在文體示范點與殘疾人開展端午節包粽子活動。

區殘聯助殘志愿者幫助農民播種玉米。

區殘聯助殘志愿者入戶宣傳殘疾人保險卡。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是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一年。區殘聯在區委的堅強領導和市殘聯的精心指導下,堅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立足特色化、面向同城化、建設先行區,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增進殘疾人民生福祉,推動殘疾人事業向現代化邁進,不斷滿足殘疾人美好生活需要。
講政治 跟黨走
2022年,區殘聯緊緊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持續推進“學聽跟”專項活動,積極開展各類主題宣講和豐富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團結引領廣大殘疾人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依托殘疾人專門協會和鄉鎮(街道)殘聯成立了志愿宣講隊伍,聚焦殘疾人事業主題宣講20余次。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解決殘疾人“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讓殘疾人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使殘疾人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抓落實 增幸福
2022年,區殘聯推動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展防止返貧監測預警,秉持“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原則,為313名困難重度殘疾人提供家庭無障礙改造服務,開展“關注殘疾·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投入專項資金28.82萬元,惠及殘疾人家庭587戶901人。新培育興隆山有葉白茶鄉村振興示范基地,興有緣茶葉、大觀路相緣殘疾人就業創業幫扶基地,最大程度挖掘產業與就業的實際效能,有效探索出適合我區農村殘疾人就業增收的可持續道路。在大觀鎮試點實施“殘疾人鄉村振興五個一”項目,即為殘疾人提供一門技術培訓、一個工作崗位、一畝水塘、一畝蔬菜、一畝茶葉,為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新模式。
強保障 惠民生
2022年,區殘聯精準發力強保障,著力改善殘疾人民生福祉、持續提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水平。2022年,全區19279名殘疾人參加醫療保險,5618名殘疾人享受困難生活補貼,3912名重度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如期完成兩項補貼的提標銜接,全年共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830萬元。創新采用“醫養結合”的方式為150名殘疾人提供集中托養,采用“康養結合”的方式為75名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采用“社區服務”的方式為240名殘疾人提供居家服務,殘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持續保障。為全區1.92萬名殘疾人免費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全年28名殘疾人獲得理賠,理賠金額達到8.37萬元,成為殘疾人應對風險、強化生活保障的有效補充。
過去的一年里,區殘聯以培訓提能,分別在頭渡鎮、山王坪鎮、白沙鎮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3期,精準培訓殘疾人150人,開展德法相伴助盲提升專題培訓,培訓盲人及陪護42人,攜手清橋職業培訓學校開展殘疾人網絡創業培訓,惠及殘疾人4名。以競賽促能,積極挖掘優秀人才,參加各類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2022年,組織選派2名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參加“巴渝工匠”杯比賽,選派3名殘疾人參加全市盲人按摩師培訓。
重醫療 保教育
2022年,區殘聯依托殘疾人定點康復機構,遵循“應救盡救”原則,投入資金350萬元對全區181名殘疾兒童實施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適配兒童輔助器具44件,補助交通補貼14.88萬元。投入資金11萬元對415名貧困精神病患者實施免費服藥救助。免費配發手杖、助行器、腋拐、輪椅、盲杖等441件輔助器具,基本輔助器具適配率穩定在90%以上。持續開展殘疾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為3000名殘疾人免費提供健康咨詢、健康檢測,建立了“一人一冊”健康檔案,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達到90%。
區殘聯全力抓好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目前,全區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98.28%;建立殘疾人大學生“一人一策”就業服務檔案,2022年,南川區高校殘疾人畢業生共計14名,就業率100%。持續實施“金秋助學”項目,全年23名新入學殘疾人大學生獲得入學資助,7名在讀殘疾人大學生獲得生活救助,共計發放補助9.3萬元。
整資源 提服務
2022年,區殘聯針對高溫旱情、新冠疫情影響,為全區因災困難殘疾人發放臨時性補助16萬元,同時為殘疾人家庭提供送水、醫療物資、臨時救助、心理健康咨詢等服務。整合企業、助殘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共同助推殘疾人事業,聯合重慶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南川辦事處,積極參與“99公益日”募捐活動、實施殘疾人公益事業捐贈項目,全年募捐66萬元;依托各鄉鎮(街道)、涉殘機構,建設完成“渝馨家園”6個,有效拓展殘疾人公共服務陣地。其中,南川瑞康宏仁醫院建成的南川區康養型“渝馨家園”被列為2022年全市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創新項目,培育成立南川首個殘疾人專門社工組織——“四葉草社區服務中心”,有效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服務。
抓基層 保權益
2022年,區殘聯持續推進區、鎮、村三級殘聯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34個鄉鎮(街道)殘聯、244個村(社區)殘協完成換屆工作,南川區殘疾人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圓滿完成持證殘疾人基本狀況調查,調查人數19396人,入戶率96.09%,APP采集率達100%。有序開展殘疾人證辦理工作,開展殘疾人證跨省通辦服務,全區第三代殘疾人證換發比例達到99.5%。
2022年,區殘聯充分發揮殘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作用,以法律服務為重點及時為殘疾人排憂解難,做到件件有回音,宗宗有結果,全年受理法律咨詢17件、代書1件、轉介1件;聯合區人民法院制定《關于加強殘疾人司法保護實施方案》,有效推進殘疾人法治建設;聯合區檢察院辦理無障礙停車位行政公益訴訟案件,規范完善了花山公園、書院中學、萬達廣場和金科三期停車場無障礙停車位100余個,有效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
擴影響 廣宣傳
2022年,區殘聯以文體示范點為載體,借助植樹節、端午節、全國助殘日、殘疾預防日等節日,精心組織志愿助農、公益觀影、走訪慰問等活動,宣傳涉殘惠殘政策,傾聽殘疾群眾心聲訴求,并為困難殘疾人送去慰問物資。與金佛山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簽訂合作協議,提供家政服務、生活照料、社會融入、康復服務等10個類別的居家服務,推進志愿服務專業化、社會化。同時,依托主流媒體,有力夯實手語欄目、日報專欄、微信公眾號等宣傳陣地建設。
這一年里,區殘聯積極借助節日活動,展現殘疾人新形象,精心組織舉辦“第32次全國助殘日”“全國殘疾預防日”等主題活動。持續開展基層殘疾人“五個一”文化活動,推進市級殘疾人文體示范點規范化建設,不斷完善全區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體系。按照“十個有”的標準,采取實地督查的辦法,做好全區9個市級文體示范點規范化管理。推進轄區殘疾人文體活動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鄉村大舞臺等相結合,不斷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積極推動“七彩明天”殘疾兒童文體藝術培訓,使殘疾兒童免費獲得長期專業培訓,做好文藝人才儲備工作;認真選拔人員組隊參加重慶市殘疾人游泳錦標賽,獲銅牌1枚和道德風尚獎。
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全區殘疾人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區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弱有所扶,以“完善全周期殘疾預防體系和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完善關愛服務體系”為工作的主題主線,創新工作舉措,拓展工作思路,確立2023年為“實干爭先年”,促進全區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第一,抓實理論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區委十五屆四次全會及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工作推進大會等會議精神,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第二,做好防止返貧監測預警。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充分發揮殘疾人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繼續扶持農村殘疾人就業幫扶基地建設,探索建立殘疾人鄉村振興示范基地,助力農村殘疾人增收。
第三,抓實康復服務工作。持續為有輔助器具適配需求的殘疾人提供輔助器具適配服務;充分發揮區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作用,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托養服務;繼續推進兒童定點機構建設和管理工作,全面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第四,全面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扎實開展殘疾人專場招聘會等專項就業活動,加強殘疾人職業培訓、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網絡直播帶貨培訓。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加強和規范盲人按摩行業管理。
第五,持續擴大殘疾人事業影響。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協調配合,加大宣傳力度、保持宣傳熱度、拓展宣傳深度,緊緊圍繞殘聯中心工作,全方位開展宣傳,提升群眾對殘疾人工作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第六,提升作風能力。聚焦全年重點工作任務,緊密結合全區殘疾人工作實際,認真制定工作方案,推進項目實施,以項目開展促作風轉變,以作風轉變促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促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
(本版稿件由記者聶靈靈采寫,圖片由區殘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