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我區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本報訊(記者 李崎君)連日來,我區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大家表示,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研究新情況,主動解決新問題,著力探索新機制,不斷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區委政法委:
加強聯動發揮社會治理功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我們將結合南川實際,始終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富民與安民共進,在健全治理體系、夯實治理基礎、優化治理方式、破解治理難題等方面持續發力。”區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龍星宇表示,將繼續堅持高站位構建組織體系、全方位推進社會協同、多渠道深化群眾參與,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助推、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同心圓。做實平臺化聯動、做細網格化融合、做優智能化集成,整合資源、融合力量、聚合功能,增強系統性、協同性、協調性。以黨建為“核”聚合力、自治為“基”聚民心、法治為“綱”強保障、德治為“魂”樹新風,深化“黨建+三治”融合,全面激活基層社會治理內生動力。聚力把風險防范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難題攻堅從“單一作戰”向“合成攻堅”轉變,應急處置從“被動應對”向“平戰結合”轉變,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充分釋放社會治理效能。
區應急管理局:
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
區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鮮光緒表示,區應急管理局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第一”的發展觀念。不斷完善應急組織責任體系、預警發布體系、應急指揮體系、物資儲備體系、應急預案體系、救援力量體系等應急“六大”體系建設,做到責任明確、預警精準、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全面提升應急管理水平。把區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成“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應急救援鐵軍,筑牢全區應對生產安全事故搶險救援和森林火災、水旱災害、地震地災、氣象災害等自然災害類應急體系基礎,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區市場監管局:
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方學偉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為市場監管牢牢守住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三大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區市場監管局將始終聚焦維護市場安全穩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這一重要思路,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保證安全生產這條“紅線”不能踩,將行政審批與事中事后監管相結合,將專項檢查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點領域,防范化解“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工業產品質量、疫情防控”方面的安全隱患,以智能化、智慧化的手段為監管創新賦能,使傳統的“人海式”監管向大數據智慧監管轉變,充分發揮村社協管員作用,使一元化監管向社會共治轉變,切實為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撐起安全“保護傘”。
三泉鎮:
基層治理到邊到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三泉鎮副鎮長張水生表示,接下來三泉鎮將建好“一個中心”——綜治中心,建立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解決”的矛盾糾紛聯調中心,實現群眾訴求集中受理、分流化解,完善村(社區)矛盾糾紛調解隊伍,真正實現就地解決問題;織好“一張網格”——綜治管理網格,加強網格員管理、考核,充分發揮網格員作用,落實農村網格員專職化,確保有明確職責,真正實現網格員履職盡責;完善“一個體系”——立體化安全防控體系,繼續開展“雪亮工程”建設,努力做到視頻監控應建盡建,不留死角,強化資源共享,提升視頻監控資源利用效率;推進“一個工程”——平安社區(村)創建,全鎮范圍內開展“平安社區(村)”創建活動,不斷完善公共安全各項措施,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建設一個家園——進一步健全機構,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不斷提升國家安全意識,筑牢人民防線,確保全鎮國家安全形勢持續穩定。